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22-05-20文章来源:新华社 5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2022年5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国际组织负责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同各位朋友“云端”相聚。首先,我谨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的各方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中国贸促会1952年成立以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为拉紧中外企业利益纽带、推动国际经贸往来、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贸促会始终把服务中外企业作为立身之本,促进贸易和投资,推动制度型开放,在国际经贸仲裁、知识产权服务、商事调解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同各国工商界加强沟通联系,为中外经贸合作牵线搭桥,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中国贸促会70年的历程,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见证。希望中国贸促会继续开拓奋进、追求卓越,织密服务企业网,扩大国际朋友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工商界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迫切。我愿提出4点建议。第一,聚力战胜疫情。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传播速度加快,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线,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第二,重振贸易投资。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全面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要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第三,坚持创新驱动。要挖掘创新增长潜力,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充分参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规则,为科技发展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要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第四,完善全球治理。当今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国际上搞“小圈子”只会把世界推向分裂和对抗。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发展。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愿重申,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每月千余列,连续24个月! 发布时间:2022-05-20文章来源:新华社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5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4月份,中欧班列通道畅通、运行平稳,全月开行1170列,较3月份增加36列,环比增长3%,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24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展现出强大发展韧性,对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喜讯:卢布趋稳央行降息 发布时间:2022-05-06文章来源:新时代俄语 据央行新闻处报,央行决定调低基准利率三个百分点,即从17%调至14%。通知中说,降低利率成为可能是因为,价格和金融稳定风险已不再上升。通知指出,最近几周数据显示,由于卢布走强以及消费活跃度趋缓,致使价格增长速度放慢。央行另外指出,下次讨论基准利率问题会议预计在今年6月10日。此前,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表示,管理机构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金融和价格稳定。原文链接喜讯:卢布趋稳央行降息选材/翻译:磷肥高翻配图/推广:Зоя芳草地审校/监制:大卫.晴耕雨读
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增加对华供量 发布时间:2022-05-06文章来源:新俄语时代 2022年头四个月俄罗斯能源公司《天然气工业公司》提高了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量。该公司在TELEGRAM频道上对此作出报道。相对2021年同期指标,供应量增加了60%。公司指出,“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长期合同项下,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量正在增长。”至于对距离遥远国家的出口,数量达到了501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比2021年下降了26.9%。《天然气工业公司》同时指出,从一月到四月开采了1754亿立方米天然气,比去年同期下降2.5%。此前,公司副总裁马尔科洛夫称,《天然气工业公司》计划今年开采4944亿立方米天然气,而去年开采量是5148亿立方米,开采将下降4%。原文链接未雨绸缪 | 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增加对华供量«Газпром» увеличил поставки газа в Китай选材/翻译:磷肥高翻配图/推广:Зоя芳草地审校/监制:大卫.晴耕雨读
黑龙江外贸:首季“开门红” 增速全国第四 发布时间:2022-04-29文章来源:新华网、黑龙江省商务厅 2022年初以来,黑龙江省商务厅党组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全年外贸进出口任务目标,切实加强外贸运行监测和精准调度,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黑龙江省外贸进出口实现551.7亿元,同比增长29.5%,高于全国增速18.8个百分点,增速列中国第4位,东北地区第1位。其中,出口实现101.0亿元,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进口实现450.7亿元,同比增长33.7%,高于全国26.2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外贸开局稳中向好,为推动全年外贸促稳提质奠定坚实基础。跨周期调节政策效果明显。《黑龙江省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若干措施》对进出口增量、平台建设、贸易新业态、资源类产品进口等方面给予支持,真金白银惠企助企,有效激发了黑龙江省外贸企业进出口积极性。措施出台当月全省新增备案企业105家,同比增长20.7%。外向型项目增添动能。近年来,黑龙江省引进的外向型生物经济企业逐步投产并实现出口新突破。随着更多外向型项目的引进投产,新添增量将成为提升黑龙江省外贸规模的核心拉动力。RCEP生效产生积极作用。今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黑龙江省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关税减让、原产地累积等协定主要条款作用,进一步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合作,解锁黑龙江省外贸发展新路径。一季度,黑龙江省前十位贸易伙伴中,RCEP成员国占据4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省通过中欧班列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437.1亿元,增长33.6%,占黑龙江省外贸总值的79.2%,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5个百分点。大宗商品进口大幅增加。黑龙江省自俄罗斯大宗商品进口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一季度,原油进口277.5亿元,增长31.6%;天然气进口50.0亿元,增长173.5%;大豆进口18.6亿元,增长5.1%;肉类进口10.3亿元,增长34.3%;锯材进口9.8亿元,增长9.7%;肥料进口6.2亿元,增长25.3%。民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黑龙江省持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扩大出口信保承保覆盖面,开展外贸实务系列线上培训,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开展银企对接,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一季度,民营企业出口实现82.3亿元,增长39.2%,高于全省出口增速25.7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1.5%,为黑龙江省出口增速赶超全国平均水平注入“强心剂”。
2022年一季度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28.7% 发布时间:2022-04-22文章来源: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 2022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俄贸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7%,达到38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64.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进口2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31%。
俄外交部评论俄中客运边检制度 发布时间:2022-04-15文章来源:俄罗斯驻华大使馆 俄罗斯外交部官方发言人玛利亚·扎哈罗娃关于俄中国家边境检查站客运制度的评论:俄罗斯联邦防止新冠病毒输入和扩散的行动指挥部根据对俄罗斯国内外流行病学情况的评估,宣布决定自今年4月9日起取消对俄罗斯人前往中国的限制,以及对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经俄中边境检查站从中国进入俄罗斯的限制。与此同时,中方继续采取防止新冠疫情传播的措施,目前尚不允许通过与我国边境的检查站恢复客运。我们理解中国伙伴的立场,并准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的减弱全面恢复边境口岸的功能。两国的相关部门经常就增加跨境货物运输的动力和规模等问题进行沟通。
一季度中国对俄罗斯、乌克兰进出口均同比增长 发布时间:2022-04-15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4月13日,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询问一季度中俄贸易情况。对此,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2430.3亿元,对乌克兰进出口295.9亿元,都保持了同比增长态势。李魁文表示,中国海关总署持续关注俄乌冲突对贸易的影响,将继续服务中国与俄罗斯、乌克兰等相关国家的正常经贸合作。
中流击水奋楫时 发布时间:2022-04-15文章来源:《伙伴》(俄文)杂志2022年第4期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于 2011 年3月31日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成果。十多年来,双方共同努力开展中文教学及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中俄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教育的严峻挑战,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开创国际中文教育“疫”路前行的新业绩。多元探索 纵深发展疫情暴发,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领导和中俄两国教师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本校中文系、英文系、翻译系的合作,针对不同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不同教学需要,制定特色教学方案,提供师资支持。从2020年至今,该学院5名中国教授任职3个系,在校授课100多人次。学院积极探索在线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在线教学水平。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学员达1078名。学院的教学质量经受住了特殊时期的考验。学院线上定期教学工作会议、教学工作汇报、教学经验交流和不定期教学质量检查等制度措施,成为教学质量稳定提高的保障。学院连续两年在线举办俄罗斯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4个国家、73所中学和15所高校的200余名本土汉语教师接受了培训。学院还连续两年坚持举办“最佳本土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本土教师提供了教学展示、经验交流的平台。做强“汉考” 立足欧洲近两年来,学院在组织汉语水平考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以教促考、以考促学”的办学特色。2020年至2021年,共举办3次线上考试、8次线下考试,承办2次“线上+线下”考试,考生多达7449人次,考生人数不断攀升。其中,2021年5月15日考生人数达到1568人次,打破2012年举办汉语水平考试以来考生人数的最高纪录。学院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2021年HSK留学中国俄语专场宣讲会,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11所中国高校的300余人参与,线上交流信息近百余条。学院先后4次被“汉考国际”授予汉语水平考试“优秀考点”称号,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HSK考试考点。组织交流 巩固友谊在疫情期间,学院更加注重发挥中俄文化互鉴与民心相亲的纽带作用,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外延拓展。受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委托,学院连续两年承办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学生中文比赛俄罗斯赛区决赛,并在2021年承办了首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比赛。许多选手在比赛中获了奖,成绩喜人。该学院还荣获“汉语桥优秀组织奖”,是全球20家获奖机构之一。在“孔子学院十周年暨孔子学院日活动”中,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教育处公参曹士海、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发致贺视频。活动举办了图片展,设置了象棋、剪纸、茶艺、书法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引起热烈反响。学院积极开展多种中俄友好交流活动,组织中俄学生完成了《俄罗斯童话》《中国童话》各7册本的俄汉互译工作;参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首届“音悦你我”线上跨国音乐会,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合唱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共唱中国歌曲《同一首歌》,唱响了中俄人文交流之歌。2022年新春伊始,学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共同组织了中俄青少年民俗手工体验互动活动,在庆祝冬奥、欢度春节的同时,促进中俄两国青少年相互交流与理解。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雕版印刷体验活动,由学院俄方院长安德烈·谢列兹涅夫(Andrey Seleznev)主持,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副校长伊娜拉·古谢茵诺娃(Innara Guseynova)、中方院长梅春才出席,60余名学院教师及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中国雕版印刷技术。2022年—2023年是中俄体育交流年,学院以此为契机,拓展中俄文化互鉴的平台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深化中俄传统友谊。
欧洲专利局2021年收到的中国专利申请数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2-04-11文章来源:新华社 据欧洲专利局4月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收到来自中国的16665项专利申请,再次创下中国在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数量新高,同比增长24%,在30个主要专利申请国家中增幅最高。 图为2022年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参观者在华为折叠屏手机海报旁停留。新华社发(古斯塔沃·巴连特摄)数据显示,欧洲专利局2021年共收到188600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4.5%。前五大专利申请国是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和法国。欧洲专利局2021年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主要受到来自中国和美国专利申请数量的推动。从企业排名来看,华为位居2021年欧洲专利局公司专利申请数量排行榜榜首,共申请3544项专利,领先于韩国三星和LG。OPPO、中兴、百度、小米和腾讯也位于这一排行榜的前50名之内。欧洲专利局表示,2021年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增长迅猛,表明各行各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制药和生物技术也继续蓬勃发展,凸显疫苗和其他医疗保健领域的高创新水平。欧洲专利局首席商业分析师艾丹·肯德里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间,欧洲专利局收到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了4倍;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出“极具活力的发展趋势”。欧洲专利局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并在欧洲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通过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授予程序,发明人可在欧洲专利局成员国市场获得专利保护。